上文给大家介绍了红外热像的空间分辨率,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,空间分辨率不足以辨识出目标怎么办?那么,今天看完这个大家应该就懂了,本文涉及到红外热像仪另外一个重要的参数-发射率。
我们将检测的目标分为非金属和金属材料两大部分;
大多数非金属材料(如塑料、油漆、皮革、纸张等)发射率为0.95左右,相同材质,不同颜色的目标其发射率非常接近,自然界中皮肤的发射率最高,为0.98.
常见非金属物体的发生率大小如下:
序号 | 非金属 | 发射率 |
1 | 皮肤 | 0.98 |
2 | 电气胶带 | 0.95 |
3 | 漆 | 0.90-0.95 |
4 | 纸标签 | 0.90 |
5 | 空腔 | 0.95以上 |
6 | 黑体 | 0.98-0.99 |
7 | 沸水 | 0.98 |
影响发射率的因素有哪些?
材料
不同材料发射率不同,如铜的发射率一般比铝高
表面光洁度
通常表面粗糙的材料发射率比光洁表面高
表面颜色
以黑色为代表的深色系表面发射率比浅色系高
表面形状
表面有凹陷、夹角或不平整规则的部位比平整的部位发射率高。
需要注意的事,在拍摄过程中,尽可能的拍摄目标上的一个高发射率参考点(胶带、油漆或空腔辐射体。)
如果被测物体发射率低于0.50时,最好不要自己进行测量。
在必须拍摄低发射率表面时,尝试在视场中放置一个高发射率参考物,或对照接触式测量来检查辐射测量。
最后给大家提个问题,用红外热像仪测量铜排的温升为20℃,设置的发射率为0.9,而铜排的真实发射率是0.1.那么热像仪测出来的温升是偏低还是偏高,或者正常呢?答案在下篇文章揭晓。